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为保证更佳的浏览体验,请点击更新高版本浏览器

以后再说X

欢迎访问k1体育39153运动健身器械网站!

图片名

全国订购热线:
020-88888888

主页 > 资讯公告

资讯公告
活动公告 公司新闻 健身指南 器材保养 常见问题

2023 成都马拉松即将开跑,三位全勤跑者分享参赛经验

作者:佚名 发布时间:2024-06-11 01:13:37 次浏览

李华参加过兰州、重庆、阆中、西昌马拉松,她说:“成马的赛道一年比一年好,很多人通过马拉松,去融入这座城市里。“我第一次跑全马是双遗马拉松,那时候还不懂怎么训练,怎么备赛,最后10公里基本跑不动了,但还是坚持走完了,不同于专业运动员,我们这些业余跑者需要有更顽强的毅力。

我因为父亲的病而爱上了跑步

今年50岁的李华,全程马拉松PB(个人最好成绩)为3小时48分22秒,被返聘到中医药大学后勤部工作。“从2016年11月至今,我已经跑了1.3万多公里。”李阿姨向记者展示手机里保存的跑步记录。“从父亲生病开始,我就爱上了跑步,经常去医院照顾他,体会到了生命的珍贵,只有身体健康,才能过上更好的生活。”从此,她便一发不可收拾,每天早上一般5点半就起床,收拾东西跑步上班。“除了下雨天,我每两周会进行一次长距离训练,还喜欢骑自行车,爱运动的人,都是阳光的,身材好的。”

李华曾参加过兰州、重庆、阆中、西昌等地的马拉松比赛。她说:“成都马拉松的赛道一年比一年好,很多人通过马拉松融入城市。最有意思的经历就是跑西昌马拉松,沿途的风景太美了,还有不少人穿着民族服饰为队友加油……跑马拉松的人,不一定要成为所谓的高手,但能坚持锻炼,用健康的生活方式影响身边的人,一起收获健康快乐。”李华喜欢那种“生活在没有车马喧嚣的人间”的生活,“是路跑让我感受到清晨的静谧,不眠的星光,以及一个人奋斗的坚持……我会暗暗承诺,要做更好的自己。”

47 小时 168 公里

今年43岁的他,曾在政府机关工作,跑过北马、上马、广马、兰州、厦门、重庆、武汉、西安等马拉松。他说,家门口的成都马拉松绝对是最好看的,从古老的蜀金沙到国际会展,是一场穿越古今的“旅行”。“我第一次跑全程马拉松是双义马拉松,那时候我还不懂训练备赛,最后10公里几乎跑不完,但还是坚持跑完了。我们这些业余跑者,和专业运动员不一样,需要有更顽强的毅力。”他说。

他曾经在跑友中小有名气,用他的话来说,他的表现总体上“耐力比较好”。他曾在浙江跑过168公里的越野跑,“我47个小时没睡觉就跑完了,怕被锁在门外(马拉松的完赛时间),所以就忍着,挑战自己。”他说,没有一场168公里的跑步是轻松的,如果选择坚持,半途什么问题都可能发生。大多数人需要忍两天两夜,期间会遇到多变的天气、不听话的胃、突如其来的伤病,偶尔也会有放弃的念头。“跑进黑夜里,打开车灯,听着呼吸,自言自语,就像修行一样,”他说,“这真的是一种爱好,就像我身边有人爱打麻将,有人爱钓鱼一样。”

“人生百赛”再启程

33岁的小企业主戴铁22日刚刚跑完宁波的山地越野赛。“我在100公里组,16小时44分10秒完赛,还是有点难度的,累计爬升4600多米。”他之前在上海工作,前两届成都马拉松他都飞回来参加。“每一场马拉松都让我体会不一样的城市,用双脚丈量自己喜欢的城市,结交一群有趣的灵魂。”今年的兰州马拉松,他创造了3小时35分21秒的个人PB。他的目标是“一生跑100场马拉松”。“对,至少跑100场马拉松,每一场马拉松都体验不一样的人生。”

戴铁家住温江,经常在河边的绿道打卡,但也经常去金城湖、青龙湖路跑。“每次跑步都能遇到新朋友,他们一路陪伴我,最终成为我生命中的朋友。”他对路跑的建议是适可而止,不要过度。“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一周跑两三次就好。”村上春树在《人生的马拉松》中写道,终点只是一个标记,关键在于你一路上怎么跑。“我们都是一群热爱生活的人,跑进丛林、山间,随时重新出发的感觉真好。”

成都日报金关新闻记者/视频黄轶可海报苏颖主编何其贴编辑文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