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后附有懒霸体育对晨兴创投董事总经理刘勤、动能资本管理合伙人程航的视频采访。
作为商业体育的观察者,懒霸体育经常被问到这个问题:“体育产业崛起的核心驱动因素是什么?”我们通常的回答是:“政策、资本、技术和人才。”
过去一年半,中国体育产业上演了一场猛烈的淘金热。如果说政策是产业崛起的直接推动力,技术和人才是必要条件,那么资本无疑是这波体育热潮的核心催化剂。
产业链顶端是巨头的领地,以万达、乐视、腾讯、华人、阿里为首的五大巨头围绕核心赛事IP展开激烈争夺;它们或高调出击,或生态布局,拉高了整个行业的估值,也撩动了整个行业的神经。
反观产业链下游,金融资本已入驻大众体育消费领域,大批VC、PE、上市公司开始进入体育赛道,押注各类体育健身细分领域,纷纷布局。巨头资本之外,行业又构筑起一层欢腾。
据蓝霸体育统计,自2015年1月至2016年3月的15个月时间里,早期体育创业领域共发生257起投融资案例,累计金额达174亿元。在第一轮体育投资淘金热中,除了政策之外,资本扮演了最重要的角色。
风吹
时间回溯到一年半前,2015年新年伊始,46号文件刚刚出台,外界对体育产业的热情一下子飙升。
政策利好加上体育消费升级的巨大前景,让体育成为各大投资机构赚钱的下一个站点。
也正是在这个时候,以风险投资为主的第一波资本开始涌入体育产业。
2015年1月22日,贵人鸟发布公告,宣布联手虎扑、景林资本,共同设立垂直体育产业投资基金——动能资本,基金规模20亿元。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东宇的成立是体育行业的一个里程碑事件。
原因有二,一是该基金规模高达20亿,是当时国内最大的体育专项基金;二是该基金的牵头人是虎扑体育的程航。
在成为投资人之前,程航已深耕体育行业十年,从最初创办虎扑中国,到一手把虎扑打造成国内最大的独立互联网体育公司,十年间程航在互联网与体育的结合上进行了无数次尝试,是体育行业当之无愧的先行者。
在行业爆发之前,就与资本雄厚的A股上市公司捆绑,通过投资布局行业,并与虎扑业务形成生态互联,这一创新模式受到外界极大关注。
事后事实也确实如此,程航带领的动能资本的成立速度让整个行业都为之惊叹,基金1月份成立,4月份完成注册,到6月底,已经投资了十几个项目。
▲2015年1月至5月底贵人鸟股价走势。
“我们是行业内最大的垂直基金,我们只专注体育。如果你是一个热爱体育的创业者,动能资本希望和你一起探索商业模式,在行业内共同成长。”2015年6月30日,在五棵松动能资本发布会上,程航一次性公布了已投的12个体育项目。
从投资角度来看,东宇是典型的VC,与巨头专注于核心赛事不同,其更看重大众体育和健身消费的早期阶段。
程航或许是国内第一个能提出完整体育产业投资逻辑的人。在他的构想中,除了政策、人口红利,未来移动互联网也会逐渐成为大众体育消费的入口。为此,东宇第一阶段的布局,主要以互联网与体育结合的公司为主;并在前端有入口,在后端、线下搭建体育消费场景,同时借助国外先进的技术和设备,构建自己的体育生态版图。
东球帝、趣体育、Feel、热健身、超级猴子,几乎市场上所有知名的优质体育股都打上了东宇的标签。
更重要的是,虎扑与贵人鸟的联手,以及一二级市场的联动,在体育行业之前从未出现过。在一级市场,VC迅速席卷个股引领行业风向,后端的上市公司也受益于二级市场对体育概念的追捧,起到了杠杆和共振效应。
K线图中,贵人鸟股价自1月份基金成立以来一路快速上涨,从年初的23元左右,上涨至70元左右,市值也从140.6亿元上涨至407.5亿元,增长近3倍。
当人们还无法看清这个行业的时候,东宇却已完成初步布局,成为第一波体育投资的绝对领先者。
近战
动态领域模型的成功,加上体育概念本身的火爆,引发了众多后来者的追随和模仿。
自2015年上半年以来,成立体育基金已成为众多有意转型进军体育产业的上市公司的必经之路。
2月初,主营户外装备的探路者宣布成立鹤童体育基金,规模3亿元,旨在发展体育传媒、户外活动及赛事。4月下旬,杭州房地产商莱银地产宣布成立基金,正式进军体育投资。
深交所的雷曼光电也有所动作。该公司原本是一家LED照明制造商,2014年中旬之后,因其中超广告运营商的身份,被二级市场视为“足球概念第一股”,股价此后一路飙升。7月,雷曼光电宣布与凯兴资本共同设立5亿的雷曼凯兴体育产业基金。该公司也将体育视为未来最重要的业务方向。
8月份之后,又有3家公司入市,国旅联合参与设立了10亿元的体育并购基金,无锡双翔股份有限公司和北京奥瑞金资本管理有限公司也分别设立了1亿元和5亿元的体育基金。
成立基金已经成为一种潮流,而这背后是市场对这些被贴上“体育概念股”标签的公司的疯狂追捧。
对于这些公司来说,目标也比较明确,体育是未来战略转型的核心赛道,成立基金可以向市场释放体育转型的概念。其次,在了解行业之前,投资布局也是控制风险的有效方式。
几乎与此同时,大量专注于一级市场的VC、PE也开始进入体育产业。
真格基金收购Feel和Beast Riding,高榕入局趣体育,经纬投资Fittime,IDG收购700Bike和乐客健身,此外,顺为、创新工场、洪泰资本、君联资本、贝塔斯曼等几乎所有一线美元和人民币基金都已亮相并布局体育产业。
资本同时涌入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引发体育创业热潮。
一大批创业者涌现,一些来自互联网、金融、IT圈的圈外人士高调入局,而另一方面,传统体育行业的人仿佛迎来了春天,纷纷升级线下资源,努力对接互联网,寻找接触资本的机会。
当时,体育创业因为天时地利人和,成为融资成功率最高的类型之一。场地预订、教练预约,再加上跑步、健身、骑行等不同类型的项目和团队,夹杂着互联网和O2O模式,几何级数涌现。大量融资、高估值与高泡沫,试错、投机,甚至还有一股愚民的氛围。
股市崩盘
非理性的繁荣总是有阶段性的,当泡沫结束后,之前的高估值、高溢价就意味着下跌的风险和可能性。
最早对体育过热现象提出质疑的人之一是光大体育文化产业基金总裁范楠。
“大家都看到了体育的机会,投资者蜂拥而至,导致价格飙升,但这掩盖了这个行业本身的弊端和规则。”2015年5月,在北京天坛饭店,懒霸体育第一次见到范楠,他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范楠是国内较早涉足体育的投资人之一,早在2011年从事文化领域投资时,他就开始关注体育产业的机会。
46号文件颁布后,成立体育基金的想法应运而生,范楠2014年底开始筹备,2015年初基金正式成立。
与众多进入体育领域的VC不同,光大体育基金隶属于整个光大资本体系,专注于产业后期的成熟企业,也是国内第一家专注于体育领域的PE。
“光大控股是一家金融机构,背后有券商、银行等完整的金融体系,所以我们的基金投资主要就是寻找能够独立IPO的企业。”
具体来说,范楠将体育行业划分为五大类、29个细分行业,识别出每个细分领域中排名靠前的公司,通过股权投资帮助企业实现财务转型,最终通过上市或并购获得退出和收益。
这样的做法要求被投公司拥有良好的营运能力和现金流,这显然与当时体育投资领域估值溢价泡沫飙升的环境相悖。
▲光大体育文化产业基金布局。
“目前(2015年5月)体育项目的价格、估值普遍过贵,但缺乏相应的盈利规模支撑,资本在投资上显得并不理性。”在范楠看来,高估值、高泡沫在较好的市场状态下能够运作,但一旦市场环境发生变化,公司后续的融资就会受到挑战。
范楠担心的事情终于发生了。
2015年6月初,A股市场暴跌千点,二级市场受挫,IPO被迫关闭,失去退出渠道后,资本开始冷静,创投领域的泡沫迅速被吹破。上半年火爆的体育创业公司首当其冲受到影响,但资本寒冬蔓延的速度超出了业界的想象。
“上半年几乎每两周就会有一个健身相关的运动项目宣布融资,但7月份之后就很少听到融资消息了,感觉是急转直下。”FitTime创始人董宇在去年9月的内部会议上告诉懒霸体育。
前期的过热、高额融资让资本对体育项目迅速降温,更重要的是,首批互联网体育创业项目大多缺乏成熟的商业模式,尚处于探索和试错阶段,在大环境不佳的情况下,投资机构望而却步。
8月以来,诸如Feel、趣体育、动球帝、八爪TV、悦跑圈等继续获得融资的体育项目屈指可数,除了这几家头部公司,一大批炒作、追逐市场热点、模式过于重复的项目被淘汰。
资本进入观望期,对投资标的选择愈发谨慎,体育创业与投资进入暂时低谷。
重构
正如2015年上半年的非理性繁荣没有持续多久,资本寒冬对体育的冲击也迅速消散,经过洗礼和震荡,新年之后,资本重新燃起对体育投资的热情与期待。
最直观的感受是,今年开年之后,四个月过去,体育行业的新玩家数量迅速增加。无论是懒霸体育的线下融资沙龙、后台对用户的互动回复,还是上门拜访的频率,大量2015年没有出现的基金开始亮相,并表现出对体育行业的浓厚兴趣。
这似乎很容易理解,经过第一轮创业潮,外界对体育的前景依然看好。作为万亿级产业,体育投资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产业链上每个环节都还充满机会,在早期模式得到验证和迭代后,新的创业项目还会不断涌现。
老牌风险投资基金IDG就是其中之一,2016年,文化体育成为其重点布局的最重要的赛道。
“今年整个VC市场都在向早期发展,而体育行业本身正处于天使阶段,具有抗经济周期低谷的属性,符合投资的大趋势。”IDG资本副总裁甄志勇表示。他告诉蓝霸体育,今年IDG将在原有布局的基础上,寻找3-5个标志性的体育项目。
不仅仅是IDG,更多原本立足互联网领域的明星投资人也开始跨界进入体育产业。
在TMT领域投资了130多家公司后,九合创投的王晓也在新年后开始关注体育领域。“美国体育产业规模排名第二,中国人口更多,产业起点更低,是天使投资的绝佳机会。”王晓表示,将从媒体、社区、硬件到技术,全方位扫描早期体育领域。
另一位关注体育的,是晨兴创投的刘钦。在进入体育产业之前,刘钦在互联网领域有着漫长而辉煌的投资经历,比如PC时代投资搜狐,网游、直播投资九城、YY。移动互联网兴起之时,晨兴成为UC、小米的早期投资人。
面对相对陌生的体育行业,刘钦表示,体育是典型的消费升级行业,代表着年轻人的生活方式,与晨兴资本追求长期、高增长回报的投资理念相契合。
今年3月,晨兴资本投资昆仑决,估值3.5亿美元,完成在体育赛道的首秀。“昆仑决是一个具有极高吸引力和商业可能性的体育IP项目,这也是我们选择投资的主要原因。”刘钦表示,未来他们会沿着内容和服务两条线,寻找体育领域有巨大潜力的公司。
不过,除了投资者对体育产业的期待值颇高之外,另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是投资者在交易和举动上较为谨慎。
这与2015年上半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或许在经历了疯狂的起伏之后,资本对待体育的态度开始冷静下来。
程航告诉兰霸体育,今年东宇的投资节奏会比较慢,“在已有布局的基础上,一方面在海外寻找优秀供应商,另一方面在传统、经典体育领域探索升级转型的机会。”
光大控股的范楠表示,资本放缓的原因在于资本会把更多的时间花在对已投项目的管理上。“投资第一年不难,难的是第二年、第三年。去年所投项目是否达到预期,一定程度上会刷新甚至重构投资者对体育产业的认知。”
从蓝霸体育的经历可以看出,各大基金对于体育投资的策略也在发生变化。
在第一波体育创业浪潮中,当时热度极高的纯互联网模式弊端凸显,体育原有的线下导向、资源密集型、极难吸引的属性凸显,难以形成有效的商业模式。
互联网是用户的入口,但体育真正的交易和现金流还是在线下产生的,拥有线下基础和互联网基因的团队成为今年资本青睐的方向。
这看上去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从最初进入体育,到推动产业升级转型,资本本身也在不断修正、完善和重构对产业的认识,并在一定程度上反哺和影响着产业的发展。
“今年体育市场投资估值体系应该有一个重构的过程,每个投资人都会根据自己所投项目的预期实现度,重新认识这个市场,估值体系肯定还是多元的,但绝大多数体育投资人会更多地和被投企业一起战斗。”范楠采访结束后,他给懒吧发了短信。
以下是五位投资人近期接受懒霸体育采访,表达对2016年体育投资趋势的判断和看法。
>>程航:聚焦海外市场优质标的,寻找国内体育独角兽企业
职务:动能资本管理合伙人、虎扑创始人
▲懒霸体育采访动能资本管理合伙人程航。
懒熊:从2015年到2016年,您怎么看待体育创投圈的跌宕起伏和变化?
程杭:我们可以看到从去年到今年,伴随着整个资本大潮的环境变化,行业也出现了一些变化。截至目前,整体来看,体育还处于大天使阶段,万米马拉松才刚刚起步,行业比较早,创业项目和模式也比较早,产业链各个环节、细分领域的独角兽企业都比较少,所以投资还是充满机会的。
懒熊:体育投资是否存在泡沫?和O2O、VR类似,未来是否会受到资本周期波动的影响?
程航:行业过热,肯定会出现一些不理性的投资问题。但从长远来看,体育是一个万亿级的产业,投资和创业都是一个长期的建设过程。所以,无论是创业者还是投资人,都不应该跟风泡沫,而是回归行业的本质,未来用户最核心的需求是什么,围绕这些需求去打造产品和服务,这才是体育创业和投资的正道。
懒熊:2016年动能资本在体育领域的布局,背后的逻辑是什么?
程航:我觉得有几个方向。第一,我们会继续寻找体育领域的优质公司,重点关注一些“传统”或者“经典”体育公司的互联网化、移动化、升级。第二,我们会在投的项目上做足投后管理,帮助那些可能成为独角兽的公司,给它们一个推动。第三,我们会把眼光放向海外。现阶段,国内体育产业的需求上升了,但是供给还是严重不足,所以无论是海外的优质技术来源还是设备,都值得我们关注和引进。
>> 范楠:2016年体育投资与估值体系的价值重构
职务:光大体育文化产业基金总裁
▲2015年9月,范楠参加上海懒熊体育运动沙龙。
懒熊:去年光大体育投资了11个PE项目,目前有哪些新变化?
范楠:投资的难点不在于第一年,而在于第二年、第三年。今年我主要是在做一些投后工作,推动被投企业的上市进程。具体来说,我们投的很多公司都实现了100%的业绩增长,这还是超出我的预期;但体育行业相对来说比较早,具体法律、行业规范出台的速度还比较慢,这比我预期的要低。
懒熊:2016年接下来有什么计划?
范楠:我们会继续寻找符合我们标准的标的,比较成熟、有上市预期的PE公司。另一方面,我会重点关注一些海外的体育并购和投资机会,比如硬件、科技公司,以及一些IP属性鲜明的公司,看有没有可能引入、嫁接到国内市场。
懒熊:今年体育投资圈逐渐平静,您怎么看待这种变化?
范楠:肯定是这样的,如果前期体育项目的成长性和业绩没有达到预期,体育投资人就会回归理性。但总体来看,从我接触过的资本方来看,很多机构都设立了体育投资的专项资金,不用担心两三年内资本入市的多少。不过,在对市场有了更深的了解之后,资本对体育行业的认知也在重构,估值体系要多元化,但大部分投资人还是会选择和被投企业共同成长。
>>刘钦:体育投资要规避泡沫冲击 追求长期价值
职位:晨兴创投董事总经理
▲懒熊体育采访晨兴资本董事总经理刘钦。
懒熊:晨兴资本在三月初推出了《昆仑决》,您最初进入体育行业的想法是什么?
刘钦:首先昆仑决是一个具有极高号召力和商业潜力的体育IP项目,这也是我们选择投资的主要原因。其次,我们近两年一直在关注体育,第一它是未来年轻人的主流生活方式,第二它和大家的生活息息相关,是未来消费升级的典型方向。这也符合晨兴资本一贯坚持长期投资的价值观,所以我们开始进入体育行业。
懒熊:晨兴资本在互联网投资领域有着悠久而辉煌的经历,在体育领域有哪些经验可以借鉴?
刘勤:我们在2000年左右开始投资互联网行业,那时候互联网只是一个平台、一个环节,完全没有商业模式,后来广告、游戏电商等变现方式逐渐成型。我们的选择标准是是否有足够高的天花板和增长潜力,能否构建出好的商业模式。体育也是一样,我们也会用这样的标准去筛选目标。更重要的是,一旦下定决心,我们会选择和创业者一起成长,一起探索未来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