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很多跑步的人都听过“跑步会掉肌肉”这句话,因此很多人都不敢多跑步,生怕一跑起来肌肉就被“刷掉”!
有人说马拉松运动员太瘦了,没有多少肌肉。如果拿短跑运动员和长跑运动员做比较,体型差异很明显。短跑运动员肌肉发达,而长跑运动员则很瘦。
博尔特的身体素质
莫·法拉的尸体
他们会引用贝克勒、法拉、基普乔格等顶级马拉松运动员的体格,因为这些人看起来肌肉和力量都很少。
也有人说,有氧运动的能量供应之一就是蛋白质,而蛋白质恰好是肌肉的主要成分,所以跑步会造成肌肉的损失。
最后,还有一些人做力量训练,很少再回去跑步,他们圈子里都说跑太多会掉肌肉。
以上大概就是“长期跑步会导致肌肉流失”的证据来源。
跑步真的会导致肌肉流失吗?
1.跑步过程中蛋白质的消耗比例不高
众所周知,运动时主要的能量来源是糖、脂肪和蛋白质,但蛋白质供能比例极小,只有在长时间、高强度的运动过程中,才会消耗少量的蛋白质。
就算有氧氧化系统需要调动蛋白质,但是当我们的慢跑时间少于1小时的时候,由于有氧氧化系统中蛋白质的能量供能比不高,所以慢跑过程中消耗的蛋白质不足以分解多少肌肉。
另外,即使你确实摄入了一定量的蛋白质,也就是一定量的肌肉,你还是可以通过运动后的饮食来补充蛋白质、修复肌肉,经过这个过程,肌肉会变得更强壮、更发达。
2. 不要低估马拉松运动员的肌肉力量
马拉松运动员虽然看上去很瘦,但肌肉和力量水平还是比一般人群发达;但一旦开始跑步,就显得浑身充满力量。长跑当然需要力量,但这种力量不是靠大块肌肉产生的,他们的肌肉也不以厚实有力著称。
莫·法拉的肌肉力量
这是因为,人体的肌肉分为快肌和慢肌,但在人体的骨骼肌中,快肌运动单位与慢肌运动单位是相互混合的,一般不存在纯粹的快肌和慢肌。
慢肌纤维:慢肌纤维较细,主要依靠有氧代谢产生的三磷酸腺苷供能,因此氧化能力强。慢肌纤维收缩反应速度较慢,收缩力较小,但持续时间较长,不易疲劳。慢肌本身的纤细导致马拉松运动员看上去比较瘦弱。
快肌纤维:快肌纤维较粗,主要依靠无氧糖酵解产生的ATP来供能,反应速度快,收缩力强,但持续时间短,容易疲劳。
马拉松运动员天生慢肌比例较高,慢肌纤维较细。所以马拉松运动员看起来很瘦,并不代表他们的肌肉不发达。只是肌肉类型不同。马拉松运动员的肌肉也很发达。
失去肌肉是唯一的方法
总之,不要再相信“跑步导致肌肉流失”的说法了,与其说“跑步导致肌肉流失”,不如说“跑步改变肌肉类型”,跑步只是让肌肉更适合跑步而已。
对于跑步者来说,适当的力量训练非常重要,它的目的不是让你成为一个肌肉发达的人,而是让你跑得更快、更稳、更不容易受伤。
真正意义上的肌肉损失只有一种情况,那就是长期卧床或者严重缺乏运动,会引起肌肉萎缩。
跑步者需要什么样的力量训练?
跑者应加强力量训练,因为力量不足是跑者受伤的主要原因之一。
跑步是一项长时间的耐力运动,如果肌肉力量,特别是肌肉耐力比较差,那么在跑步的后半段,很容易出现因肌肉疲劳而导致关节压力增大,甚至抽筋的情况。
对于大众跑步者来说,进行力量训练应该注意以下三点:
1、动作一定要规范,不正确的训练动作不但起不到锻炼效果,还会造成关节损伤。
2、跑步者在进行力量训练时通常不需要使用大重量,做一些重复次数为12~16次的肌肉耐力练习更符合跑步耐力运动的需求。
3、安排训练的时候,最好把力量训练和跑步分开。如果你今天跑步,那么今天就不要做力量训练;如果你今天安排了力量训练课,那么今天就不要跑步。